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陈碧峰故居行 (第4/6页)
能用灰浆遮盖住。他还告诉我说“文革”期间,陈碧峰的古大厝曾遭受过严重的破坏,除了建筑主件、石雕砖雕木雕之外,还随意写标语,四处涂鸦。正厅上那两根朱漆木柱上,至今还留有“大立毛泽东思想,大学毛主席著作”的标语。 是的,有些事实是我们无可奈何的,在每一个历史时段,都会留下一些印记。正如我们一旦挖开这个土层,必定会发现每一个时期的生活层:这个时期的人留下一块灰瓦,那个时期的人留下一片白瓷。既然是故居,是文物,是历史遗留下的历史,就会有诸多历史时期遗留下的特定产物。“文革”的标语和破坏也是如此,它们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留下的特定产物,依然可以让我们正确面对,冷静反思。 我们是从西护厝主大门进入陈碧峰故居的,一进门,就可以闻到一股杉木的芬芳,并看到一付整齐的石桌石椅。这付石桌石椅,共有四个柱形鼓状的石凳,一块四方形的石桌。其做工精细、雕花纹柳。据说,这样的石桌椅,原先在护厝两边的石埕上,各有一付,后来让人给偷走了一付,故主人再也不敢放置屋外,只得请人搬到屋里。 说完石桌石椅,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满屋子里,是一片古杉木的世界,正如我们一脚踏进这屋子里,就能闻到满院的杉木清香。据说,主人当年千辛万苦,将这些杉木从福州一路运来,其间的工程量之大,也是令人喟叹的。杉木有其芳香,当任何一个人于任何时候进入这里时,都能闻到一股杉木的芳香。这香气,来自福州的深山老林。 西护厝是一栋二层的楼阁,故走过石桌石椅,便可以看到一条木制的楼梯,一直延伸到二楼。多少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上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