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_457【百家争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57【百家争鸣】 (第2/6页)

是妖孽之地。

    写完三所大学的御赐校名,赵瀚把墨宝交给女官,拿去礼部那边传回各地。

    赵瀚搁下毛笔,好笑道:“办个大学,地方士子便争执不休,他们又怎能齐心合力反对文庙之事?群臣多虑了。”

    柳如是说道:“陛下把朱子和阳明公请进文庙,自是有深意的,读书人闹不起来。”

    “哈哈,柳君知我。”赵瀚大笑。

    明朝读书人,不管承认与否,都是朱熹的徒子徒孙。王阳明的心学传人,也在江南数不胜数。

    把这二人列为文庙七十二贤,瞬间就将天下士子分化,必然获得大量的支持者。

    赵瀚保留了孔孟,甚至保留了颜曾,至于孔子的其他门徒,跟当今读书人有啥关系?你在街上随便找个前朝秀才,让他背诵孔门七十二贤的名字,他能背出一半来就算是博学之才。

    相反,朱熹和王阳明大名鼎鼎,门徒拥趸遍布天下,这些人都是赵瀚政策的潜在支持者。

    即便赵瀚用膝盖思考,都能料到舆论走向,官民争论的焦点,必将从是否更改文庙祀位,转变成究竟该更换哪些贤哲。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短短几天时间,已经有官员递上第一批名单。

    除了赵瀚所说的那几个,有人还建议增加司马光、包拯、于谦、海瑞、张居正等等。

    至于王安石,一直到清末都评价不高,就算有人出言赞颂,也只是夸奖王安石的私德高尚。

    对王安石的全面认可,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