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山文集_南天古寺5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南天古寺5则 (第5/18页)



    或许在泉州诸多名山古迹中,留有不少千姿百态的“泉南佛国”——泉州清源山有之,南安丰洲九日山有之,流芳千古的洛阳桥有之,千秋传世的承天寺有之。而最大、最奇、最玄、最精、最妙、最具传说的“泉南佛国”当在东石岱峰山的南天寺里。

    尽管,南天寺的摩崖石刻不多,但那方“泉南佛国”足以压制一方,从而使南天古寺名垂千古。这里,据说、也曾记载——这是南宋泉州太守王十朋的笔迹无疑。而在其右边,还有一方清光绪年间泉州知府李增蔚题刻的“嵩岳降神”四个大字。此四大字,可与“泉南佛国”一争春色,其字体粗壮宏大,笔力丰润,实非一般。

    另外,在不远处的岩石之上,又有圆石一珠,中间镌有“宝藏”二字,也并未落款。这些崖刻集中在同一石坡之上,独自交相辉映,自成风景。而在南天寺的内石壁上,也有一僧人镌上一个“心”字,却把“心”中的一点,放于“心”之下;又在“心”之下题云:“放下全无事,提起万般生”的确,这“心”与这一点,颇富禅意,令人深省。

    这让我想起了法堂之侧会议室墙壁上的字幅,左右两边各一,也如是写着——放下全无事,提起万般生!

    但多数人毕竟是凡人、俗人,其修养自然在佛主与高僧之下。正因如此,王十朋那四个1。7米的“泉南佛国”因为没有落款,是真是假才会引得众说纷纭。而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们,既然提起了,又如何能放得下呢?多半,见过这四个大字的人,心中总会有一番左右——到底,是与不是?甚至会将这个疑问,从山上带到山下,从佛家带到人家。

    据闽书、泉州府志以及重兴南天寺碑记载:“相传未岩时,石露夜光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