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山文集_晋江东溪上游的船工号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晋江东溪上游的船工号子 (第4/5页)

动了。经过一番商议,决定封她为“上天娘娘”从此,林默娘从民间走向官方,更是声名远扬了。渔夫船员每次出海航行之前,都会想起她,都会到她的庙前去诉求庇护。

    史至明朝时,妈祖娘娘保佑船民的名声,就更响更旺了。因此,经常在外走船跑海的水手,都会把妈祖娘娘的金身,带在身上,也带到了梅山鼎诚村的村内,在此建造一座“鼎诚村妈祖宫”以庇佑晋江东溪上下往来的水手和纤夫。

    4。

    那一天,我在鼎诚妈祖宫前,遇见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他告诉我:

    四、五百年以来,鼎诚村妈祖宫由小庙变成现在的大庙,期间经历了许多风雨。一代一代下来,虽然几经修楫,但其间的妈祖金身,却依然保存完好,足见妈祖娘娘在当地人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远不说古代运输主要以水路为主,就算到了上个世纪50-60年代,从德化、永春上下的物资,都是靠水路完成的。作为东溪上游最繁荣的古渡口,鼎诚村对外的交通,更是以水运为主。从南安到永春、德化,再从南安到泉州的大部分物资,都要靠东溪运送出去。当时,这里设立了一个航运社,在妈祖庙的附近,这个繁忙的渡口村,叫内村渡口。

    从永春到南安,一路下来,东溪的水道虽然不长,但河弯较多,潭水较深,跑船落水者难计其数。并且,由于当时没有水利建设,洪峰时,常常发生水灾,在科学不发达的昨天,人们心中的诉求,就是神仙的庇护。因此,妈祖庙的产生,更是自然而然了。

    鼎诚村村内渡口在解放初,是一个拥有30多条河船,1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