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山文集_英都昭惠庙又是一曲神奇的船工号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英都昭惠庙又是一曲神奇的船工号子 (第2/6页)

四根巨大的石柱,二青二白。中间两根是青石盘龙镂空石柱,奇伟壮观;外侧两边各有两根刻字的花岗岩白石柱,上面书有一幅对联,其色着金。联云:渊源溯九日延福昭惠;香火传千年保境安民。

    整个庙前的正堂面,除了数条白石之外,几乎是清一色的辉绿色花岗岩立体雕塑,其工艺精美绝伦,栩栩如生。

    檐下,依然是雕花刻木,红、黑、金油漆相间。这些,历来是闽南独有的建筑传承,虽千篇一律,却各有精神。及至里面,雕刻和油漆之工,亦是精灵活现。青龙盘柱,白石题金。庙里住着三位神仙——一是仁福王,二是李本官,三是董大王。据说,这三位神仙,和海丝之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昭惠庙里有许多故事,多与走船跑海,相牵相连。

    据说,董山村原来只有这一座小庙,是奉祀“太保公”的。那么,这“太保公”又是何许人呢?原来,他是梁山好汉——神行太保戴宗。为何奉祀这位“神行太保”呢?因为在英都的地域里,流淌着一条溪流,叫“英溪”“英溪”与晋江上游的“西溪”相连,汇入晋江直奔大海。早年,西溪上游经常行水跑船,往上逆行溯水时,必定要有纤夫拉船。为了让木船一路跑得顺跑得快,便奉祀起梁山好汉——“神行太保”戴宗。

    这“太保公”又有一个讹名,叫“菜脯公”原来闽南话的“太保”和“菜脯”是谐音,故而叫着叫着,这“太保公”就成了“菜脯公”了。

    直到后来,人们从九日山分香引玉进了通远王,这神行太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