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48节 (第4/7页)
的期许。 第158章 英姐儿心意已决,执意出诊,官嬷嬷为她取来玄色斗篷,想借夜色遮掩一二。 “娘子穿上斗篷,挡一挡夜风罢。” 按照英姐儿以往的性子,应是慎之又慎,这回却道:“不必了。”不管夜风有多大,她都打算光明正大地去。 马车出行,随老妇人来到城南一处大宅,仔细一看,朱漆大门,悬挂牌匾,想来在这一带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 随后又入了后院。 病患李氏不在正房里,而被移至了厢房内,留两个婆子伺候着。李氏的婆母、大嫂闻讯而来,对于怀“胎”卧床的李氏,她们既有所忌惮,又有些于心不忍,知晓英姐儿出身尊贵,她们疏离又敬重着,神色很是复杂。 英姐儿先是打量了病房,只见窗户紧闭,贴着黄色符纸,又可闻到nongnong的烟雾弥漫,李氏床头边上摆着一碗,边沿沾着符纸的黢黑灰烬。 显然,这家人已经求助过道士、巫士了。 “开窗通风。”言罢,英姐儿坐下,开始看诊,又叫仆妇掀开被子,解开李氏衣裳。 腹下水胀如早孕,轻摁可生痕,腹大而四肢细,肤色暗沉,又伴有发烧。 把脉时,李氏手间筋掣rou颤,身倦气怯,脉沉弦。 李氏婆母陪诊一旁,补充道:“白日尚且有些精神,每至夜里,她常神志迟钝、言语无章,时而战栗,时而大惊大惧,不得安宁……”她特地强调夜里,是有些意味在里头。 英姐儿了然,心中已有了几分打算——此症常见于江南水乡,北地少见。 想来李氏正巧在游山拜庙之后发症,来得也急,加之因为惊吓、病弱,已有些神志不清,便叫旁人觉得是邪祟缠身。 英姐儿仔细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