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127节 (第4/7页)
么打。 所以历代有为君主,如朱元璋、朱棣、朱瞻基都对马政寄以很大的重视。 朱元璋说:自古有天下国家者,莫不以马政为重,故问国君之富者,必数马以对。 就是说古时候的国家,问国家富不富,先不是问钱粮,先是问有多少马! 朱瞻基也告诫大臣,叫他们关注马政,说:军国所用,马之为最。军国大政,马政亦大。 而按照一般的套路,和其他所有制度一样,明朝的马政在开国之初还是比较好的,永乐驾崩时,能养150万匹战马。但到弘治十二年……怕是连这个数字的一半都没有了。 这也就是之前毛语文在大同查走私商人时所遇到的‘大同缺马’的背景。 杨一清的奏疏中言明,陕西的养马机构只蓄养了两千多匹战马,其中还有不少是老弱病危马…… 李东阳在看奏疏的时候则在想:杨一清也是个聪明人,眼下看京中局势、太子所为,他应是料定将来朝廷必会对鞑靼用兵,既然用兵,又怎么会忽略马政? 而他负责督理马政,这就不妙了, 如果真到了那一天,朝廷要用马,他这个总负责人却拿不出足够的战马,那不是屎盆子全扣在他的头上? 毕竟马政怠坏至此又不是他杨一清的罪过,凭什么顶这个雷。 所以还是早早的把情况报上去,既为国为民,又解除隐患。而且说得越严重越好,反正到时候出了问题不要来找我。 而一旦朝廷重视,把这件事做起来了,那督理马政的官员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