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149节 (第4/6页)
太子眼神转了转,说出了杀人诛心之语,“仿佛皇帝都得听他们的。” 这话不仅说给刘大夏听。 这些重臣都是。 “都说说吧。这事儿该如何处理?”弘治抚了抚额,明显是头痛了。 刘健心中早就有腹稿,马上进言:“陛下,微臣以为浙江布政使李俨才等人虽有送白银十八万两入京的打算,可所送之人,并不一定是刘尚书,即便是,以微臣对刘尚书的了解,这银子也必不会收。因而,浙江贪墨一案属实,但与刘尚书并无关联。且,若是如此定罪,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各地官员想要行贿之官员,不知凡几。总不能他们动了这个念头,刘尚书就要跟着一同获罪。因而微臣觉得,如此便重处朝廷的兵部尚书,恐会引起非议。” 这个内阁首揆本来不是急性子,但他不能眼看这个局势恶化而不加缓和。就如他之前劝朱厚照的那样, 刘大夏是三朝老臣,用‘还没收的银子’就把他给撸了,实在不妥。 说完,他还看向朱厚照,恰好目光对视上了。 其实刘阁老本不必这么忧虑, 因为朱厚照已经表达过,与争赢刘大夏相比,整顿浙江的官场显然重要的多。 刘大夏对东宫又构不成什么威胁。 朱厚照现在的权力、地位都稳的很,所以他需要做点靠谱的事,而不是以发泄自己的情绪为首要。 刘健的话大约也合了皇帝的意, 因为细究起来,刘大夏确实没有什么重罪,毕竟那十八万两他还没收,至于说太子与民争利,那至多就是人糊涂些,给浙江的这些‘贪官’骗了。 于是皇帝转而问道,“太子,你认为应当如何处置?” 朱厚照回道:“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