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明嫡长子 第135节 (第7/7页)
,但刘大夏任兵部尚书之后,一味以守为主,朝中的大臣也不支持王勇,害怕因此而遭致更大的失败。 朱厚照坐下来,略一思量后开始动笔,朝廷的边关防御之策在近年来应仍以稳妥为主,因为敌人快速、灵动的优势及我方缺少优势兵力的事实,所以我军不应过分强调作战的勇气与意志,而让官军在不利的条件下战斗。但军学院走出的将官应在几次实战中了解、摸索、亲身体验鞑靼人的战斗风格,朝廷也要积蓄力量,以准备在适当时候给以致命一击。 这些话,他是要带给那些学员的。 话说回来,政治家一旦有军事行动的胜利,他将无往而不利。 比较一下,近期出击、风险大、后果严重,迟上三四年,把握更大,获利更多。 还用想么,这几乎不算什么难以做出的选择。 所以眼下最为重要的就是攒家当, 梅可甲起解运到京里的银子应尽数封存,攒起来,作为数年之后的军用。 在此过程中,应当尤其关注官牧马场的管理情况,尽可能的多培育马匹,若现实情况确实不够,那么在弘治十五年、十六年就需要扩大茶马贸易规模,从西域提前购马。 而粮食…… 其实弘治皇帝虽然也有糊涂的时候,但他确实是认真治国的君主, 弘治二年,前任刑部尚书白昂受命治理黄河, 弘治五年,前任工部尚书徐贯受命治理江南苏松河,彻底解决了江南水运的淤泥堵塞,而以往水患多发的江南大地,从此水灾顿渐,在之后的二百多年里,几乎是旱涝保收的鱼米之乡。 弘治六年,刘大夏受命治理淮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