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136节 (第1/7页)
大规模的水利治理使得弘治朝的岁入达到了二千八百多万石,这个数字是明朝中期的一个巅峰。前几任的皇帝岁入基本都在两千五百、两千六百万石之间。 现在有韩文作为户部尚书,朱厚照也推动着政务向务实的方向发展,只要务实,弘治皇帝也算靠谱,那么国力自然不会下降,想必几年时间攒出下一次大军出征的粮食也还是够的。 当然,到时候几十万民夫管后勤,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封建王朝,不可能发动战争,百姓还一点不苦。但不论如何,也不能让鞑靼人如此嚣张。 其实不把他们打废,导致北方的军事压力巨大,边关各镇都陈兵几十万,这才是沉重的负担。 而这样的话,梅可甲那边就需要再多坚持个几年, 朱厚照觉得,东南的事,与其在战前做,不如在战后做,多等几年可以多备些银子,且一旦战胜,携大胜之威,东南还有人能挡住他? 自古以来只有种田的造反,没听说商人能掀起什么风浪的。 而一旦海禁能开,海贸的利益能从外部进来,这个局就活起来了…… 朝局、军队、商人、银子、教育…… 两年的时间,在各个方向都有所进展,只不过每个方向的成长都还需要时间…… 包括朝局也是,说实话他这个岁数再长大几岁,或者登基为帝,那么对朝堂的掌控力度还是和现在不一样的。 这样说起来,也就到了该‘安稳发育’的时候,先前么,主要是马匹这个东西他没办法,战事需要,他不得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