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辽东篇3 (第3/8页)
能够在淮泗之间大量聚集,贫瘠寒荒的辽土根本就不适合生民大规模的集聚,所以有大量流人散落于荒郊山野中。其中究竟有多少人被东胡这些夷部招抚圈禁,也根本就无从统计。 如果平辽大都督府在这个问题上表现的过于强硬且暴烈,诚然能够震慑住这些夷部,让他们不敢再公然欺凌、奴役辽边流人。 但凡事都有两个方面,这些夷部本身也决不可称为良善,一旦惊悸于大都督府凶威,为了能够免于刑罚,他们会有很大几率销毁罪证,即就是直接杀掉部族中所控制、奴役的辽边流人。如此一来,大都督府的营救之举,反倒成了这些可怜流民的催命符。 大梁王师军威诚然需要宣扬,但为了那些寒苦流人性命而计,手段的施用也必须要慎重。一刀切的做法并不可取,因为辽边本就人丁稀少,招抚、接纳诸夏流人也是那些东胡部落壮大自身的普遍做法,一旦手段过于决绝,几乎所有的东胡部落都会被推到王师的对立面。 刘群提出的建议是抓大放小,对于大的东胡部落,可以姿态强硬,限令他们尽快停止对辽边流人的圈禁、奴役,必要时便要采取军事手段。 而对于一些小的东胡部落,姿态可以放软一些,甚至可以许以一定的利好,让他们充当大梁耳目、爪牙,帮助宣扬王政,让他们主动向大都督府靠拢。乃至于可以通过这些夷部之中的流人人口,去同化、收编这些小规模的夷部。 “辽边久荒,入治事宜绝难求诉急功。流人漫布此中,也难从速宣抚。诸胡茹毛饮血,但我诸夏人众则农桑久事,生来习此。虽华夷杂居,但若重法劝耕励农,得惠者仍以辽边流人为多……” 刘群久在辽边,有这样的见识也不意外。辽边流人与诸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