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辽东篇3 (第2/8页)
人讨教辽边事宜,这二人或作煌煌大言,但所陈多失于宏大玄虚,细品之下则空洞无物,对于实际的问题所涉甚少。 以至于胡润在离开之后忍不住感慨:“此二者荒年美玉,虽璞质清高,却不充一饥。若刘琨所用者俱为此类人才,盛世或可风流为著,乱世焉能不为鱼rou?” 正是基于这样的了解,对于仍然留在辽边的刘群,胡润也并没怀有太高的期待。也正是在他的建议之下,洛阳朝廷才决定幽州与平州的疆域划分,刘群就任于幽州之后,将不再直接插手辽边事宜。 不过在接触一番之后,胡润才发现刘群并不算是一般意义上擅长于夸夸其谈的名门之后,针对辽边事务提出的一些建议也都立足实际,言之有物,能够给予胡润很大的启发。 比如在收抚与保护辽边流人的问题上,原本胡润的意思是需要普查境内,大凡发现东胡诸夷部落存在监押乃至于奴役、虐害辽边流人的情况,则就重刑惩之,让辽边流人都能受庇于平辽大都督府的保护之下,起码的人身安全与自由能够得到保障。 但是对于这一点,刘群就有着不同的看法。平辽大都督府既然已经创建,给予辽边流人提供更多保护自然是当然之义,不准东胡夷部奴役诸夏生民这一点也理所当然,若能推行下去,能够在辽边流人们心目中树立起自豪感与归属感。 不过对于具体的作法,刘群便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胡润欲以重刑惩戒此类犯禁夷部,这自然是大国应有姿态,但辽边的情况又有一些特殊。 辽边开发未足,多荒郊山野,永嘉前后,大量幽冀生民出逃入辽,这么多年下来,究竟有多少流人入辽,根本就无从统计。 辽边的流人情况还不同于早年青徐侨人南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