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九二章 控制线(二) (第2/5页)
出的得寸进尺的无理要求时,尼布楚周围的居民不堪忍受沙俄残暴统治,纷纷起义,并要求清廷收回尼布楚,沙俄代表惊慌失措,急忙同意:中俄边界以额尔古纳河和格尔必齐河为界,向东沿外兴安岭直到海边。河东、岭南归中国,河西、岭北归俄国。同时协议规定,沙俄必须拆毁雅克萨城堡,把军队撤出中国领土。 一六*年九月,中俄双方代表举行了签字仪式,索额图和戈洛文在条约上签字、盖章之后,相互交换条约文本。双方互赠礼品,而且在友好气氛中,举行了庆祝宴会。 按照条约规定,沙俄被迫承认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库页岛等在内的地区是中国领土,有效的,一段时期内,遏止了沙俄继续扩张侵略。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 但是,沙俄认为,此条约不利于自己,没达到最终要求,所以后来违背该条约,采取各种手段进一步大规模侵略和掠夺中国。 也有史学家认为,此条约清廷以割地做出让步,是有损国家主权的行为;同时在会议期间步步退让,由原来以勒拿河至北冰洋为界的第一方案,让步到以外兴安岭的北支诺斯山,直至亚洲大陆最东北的没入大海深处的诺斯海岬即楚科奇半岛为界。但最后再做让步,放弃了第二方案;又继续退让,把以贝加尔湖为界的第三方案也放弃了。 外兴安岭及其周边地区,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领土,自唐朝以来,多个王朝都对该地区进行了有效统治。明朝时期设立的奴儿干都司管辖范围就包括外兴安岭以北地区。 尽管对于此条约,褒贬不一,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相比清末的“宁与洋人,不与家奴”软弱丑恶的腐朽表现,还是有一定可取之处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