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九二章 控制线(二) (第1/5页)
听到对方要谈判,正忙于协调布防的总司令王栋,急忙传令:迅速调集大本营外务、文化教育专家;同时向国府发出专电,请派出相关人士给与支援。 为了多加筹码,军事部署重新展开,正在参与建设的各大兵团,西线和北线所有部队,马上向预定地域展开了大规模军事出击。各部迅速行动,很快就取得了大片土地的实际控制权,建立了一条漫长的环形控制线。 在专家团队到来之前,王栋通过征求和请教相关人士,收罗了大量地图和资料,尽可能详细地展开了前期工作,按照他的说法,就是做足功课,以免将来在特殊战场上被动。 很多将领对此不理解:有什么好说的,凡是我们控制区的地盘,就是我们的,不服就打呗。 对此,王栋懒得解释,尽可能抽时间在搜罗来的地图文本上下工夫,让带队而来,参与建设的加西亚和米佩博士她们很是不满。 《尼布楚条约》是中国近代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具有国际和现实意义的条约。尽管对于此条约的相关内容颇有争议,但是就当时的现实情况,比如军事力量,交通,国力和民族构成等各方面而言,还是有它的重要影响的。 该条约的签订,当时的清政府做出了一定让步,但是有几个方面还是值得肯定的,譬如,当时,清廷在许多文件之中,谈判对决当中首次使用了中国的国名。中国首席代表索额图的职衔是:“中国大圣皇帝钦差分界大臣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另外,对于两国疆界名称以及地区居民,也称之为中国与中国人;整个谈判过程,中国代表的表现也可圈可点,既有坚决斗争,据理力争,也有必要妥协;正当谈判陷入僵局,清廷代表拒不接受沙俄代表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