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92、鱼目混珠 (第1/8页)
胡明明不喝酒,对于白酒圈的新闻不了解。 也不知道陈晓的成就, 从这点就可以看出,他的创业失败是必然的。 胡明明:“陈总,有什么事你尽管开口,能帮忙的,绝不会推辞。” 陈晓便说起自己的养生堂创业、和中医大师刘启明的合作、以及联合多家医院开展实验疗法, “……通过和刘老合作,我们找到了一款对抑郁症有很好疗效的药物,怎么才能快速上市销售?” 胡明明闻言很是惊讶。 看陈晓的年纪,不超过三十岁, 白手起家,多次创业成功。 现在竟然把触角深入到医药行业,真是疯狂。 至于他说的新药物,对抑郁症有很好的疗效…… 听听就行了。 哪一家新药上市前,不是吹的天花乱坠。 最终什么货色,还要看疗效。 “想要快速上市,可以走加快上市申请这条路。” 陈晓问:“有什么要求?” 胡明明:“一般来说有四种,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附条件批准程序、优先审评审批程序、特别审评审批程序,陈总可以看看,符合哪一类?” 陈晓心想,姓胡的创业不成功,是有原因的。 情商太低,从语气上,明显看不起陈晓的“效果很好的抗抑郁药”。 “都很难吧?” 胡明明点头:“一般都是突破性、急危重、罕见、突发的情况下适用。” 陈晓追问:“那还有别的吗?” 胡明明撇嘴:“制药是一个长期工程,没有捷径可走。” 陈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