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2节 端平入洛2 (第2/4页)
出兵,维持现状,与蒙古人谈判。wap..OrG 乔行简出言反对,表面上为了皇宋大计,实际上是为反对而反对,他与郑清之专唱对台戏。 乔行简主和是一贯的,但其实这次反对“据关阻河”,更多的出于乔行简个人的因素,他早有结盟取代郑清之的企图。 端平开政以来,乔行简及其盟友就一直暗中掣肘,或公开反对的。 当时为解决楮币和财政危机(楮币即纸币,印在楮皮纸上),郑清之实行“履亩而税”(即实地观察,丈量田亩),而乔行简则马上就以此策使“小民受害”为由,提出了“称提”政策(用金属币换纸币)。 史称“换楮一策,虽出于枢臣(乔行简)之寡谋,而清之不能夺其议。” 乔行简结盟十分广泛,包括朝中的四明人(这是前权臣史弥远的残余),他“欲用袁韶以快其报复之志……布置宾客,络绎京师……兴论造谤,交结左右,转以上闻,谓非行简不足以为相,非袁韶不足以辅之,而訾清之为果不足用也……” 乔行简与袁韶(南宋进士,史弥远的党羽,现任提举洞宵宫观使)合谋相位是明显的,当时乔行简地位仅次於郑清之,现在在据关守河问题上,他终于与郑清之的貌合神离走到了分道扬镳。 两相争朝,在朝堂上大声咆哮,责任在于宋理宗,他必须咽下这个苦果。 宋朝的“冗官”现象根本无解,顶多改善一二,盖因皇帝不信任武将,对于文官,他们又何尝深信? 郑清之与乔行简闹不和,宋理宗并未罢黜乔行简,此乃帝王心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