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_第33章 皇帝的道德洁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章 皇帝的道德洁癖 (第6/6页)

着花儿强调“整肃朝廷风气”的重要性。

    有些激进的考生,唯恐自己的发言不能让皇帝留下深刻印象,很快就把发言往实证举措上歪楼了。

    说着说着,有几个考生义正词严地说,应该把目前关在大牢里的原六省督师熊文灿尽快问斩!

    以警戒那些原则性不强、对那些降贼后反正人员心怀期待、指望反贼改过自新的官员!

    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原则性问题不能含糊!

    很快,持这类观点的准进士,都给崇祯留下了好印象。可惜他们人太多,说辞雷同,不太变得出花来,最后识别度也就不太高。

    在沈树人身边,他的同伴方以智听到这种应对,已经暗暗摇头,还趁着别人不注意,跟沈树人窃窃私语:

    “陛下亲自策问,怎么就成了所有人一起唱高调?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实在是危险。如今天下人有几个敢说自己从未对不起大明过?

    如今领兵抵抗流贼和建奴的将领,有些是流贼反正,有些曾拥兵自重、保存实力、陷长官于不救……问题太多了。真要责之以无耻、论迹又论心,怕不是有千军万马要逼到李闯建奴那边。”

    沈树人也叹息着微微摇头,示意方以智别急:

    “兄所言甚是,不过今日是陛下策问,不是御前辩论。兄若觉魏藻德所言不妥,也该另想一套举措、就事论事。不能直接反驳、破而不立。”

    策问和辩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辩论可以只驳倒对方,自己提不出解决方法。

    而策问必须是“你行你上啊”,上不了就免开尊口,否则绝对是君前失仪,还会被皇帝严惩。

    方以智觉得魏藻德无耻,但他还真想不到另一套解决办法,只能忍了。浙东匹夫的国姓窃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