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4章 被皇帝骂也是一种资本 (第1/6页)
相比于方以智的忿忿不平,沈树人对魏藻德发言的耐受力还是更高一些。 他知道御前策问不能搞成辩论,攻击别人毫无意义。 所以他先以谦虚的心态,认真听完了魏藻德等人的全部观点。 《明史》只说魏藻德向皇帝强调“要知耻”,但具体怎么做,史书不可能写很细。 如今全场听完,沈树人居然颇有收获。也不得不承认,魏藻德确实有一点刷子,不是纯粹起高调喊口号。 总结下来,就是他意识到大明如今的“官场潜规则”对全体官员有非常恶劣的裹挟,有不少官员其实本性不坏,只是被陷在这个网里不得独善其身。 因此他力谏皇帝无论压力多大,绝不能放松道德批判的口风。要反复强调是非之心,塑造“知耻”的官场氛围,以挽救一些“身不由己”的人。 这是魏藻德高于同年的地方,也是他能被点为状元的关键。 沈树人听到这一部分时,也是认同的。 这让他想起了《道咸宦海见闻录》:张集馨当陕西督粮道时,给所有上司都得送例行银子,包括陕甘总督林则徐——林则徐贪么?当然不。但没办法,那种氛围下,不收就会被排挤。 明末官场潜规则,绝对比清末还可怕。到最后很多人被崇祯逼捐家产助军,他们死活不捐,宁可亡国了被拷饷——这里面也不是人人都不想捐,有些是怕后续灾祸不断,被清算,被同僚群起攻之,以至骑虎难下。 沈树人穿越前也混过体制,他知道这种无奈。 举个后世最简单的例子:不允许公务宴请喝茅台。这一条在沈树人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