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_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显摆理工科水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显摆理工科水平 (第4/6页)

买跌。

    在府台而言,本地的赤贫百姓会因粮价上涨受害。对河道衙门而言,各乡粮长能拖则拖、分批分地交割,平添许多损耗不便。所以,双方应该同气连枝、并力解决此事。”

    张学曾:“这是你们曹道台的意思?”

    沈树人也不隐瞒:“曹道台是朱总督的人,朱总督跟我们沈家不对付,府台应该是知道的。但这事儿做成了,对双方都有利。”

    张学曾想了一下,觉得还是自己的政绩比较重要。

    曹振德他是得罪得起的,大不了别外人知道他和沈树人有深度合作、别得罪朱大典就好。

    张学曾深呼吸了一口:“那你有什么办法?”

    沈树人图穷匕见:“之前几个月,卑职在太仓、昆山等地的自家庄园,和亲友故旧的庄园里,试点了一些增产之法。

    虽然仅凭我们一己之力,出产不了多少食物。但如果这些奇思妙想能够推而广之,让苏湖富户竞相效法。

    绝对能让人产生‘未来本地粮rou自给会提高、需要外购的粮食会变少’的预期。这种预期一变,供求自然舒缓,囤积拖延纳粮的情况也会变少。”

    张学曾终于眼前一亮:“还有这种妙法?那本官倒是要看看。如果确有实效,本官自然会动用职权,在苏州各县推广。”

    沈树人:“那就请府台明日到昆山一行,观摩我沈家的庄园。”

    ……

    第二天一早,张学曾就带了不少幕僚,还有心腹属吏,坐船沿着浏河,从吴县抵达昆山。

    沈树人没让他直接去太仓,那样路途太遥远,知府也没耐心。

    样板试点的庄园,其实就是沈树人几个月前刚刚从董小宛手上抵债弄来的“董家绣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