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宇宁文集_童年趣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童年趣味 (第2/6页)

四处搬移桌子“找同桌”把课桌移到不漏雨的地方继续读书,更多是趁这那个短暂的时间和机会可以和同学们玩上一会儿-说说、写写、打打、笑笑,也许这就是我们的小学生活。如今,它俨然成了一个被私人承包的规模化的养猪场,我们的教室竟成了猪的“集体宿舍”好有反讽的现实啊,这能不能和中国不完善的教育制度产生共鸣而影射出相关的联想呢?

    场景四。上门口

    这里,曾没有这个庞然大物,虽然它是某某的房子。一棵古老而有繁茂的皂荚树下,有一小道延伸到路的尽头。这曾是盛夏的我们理想的避暑圣地,大人们、小孩们总是不约而同的在午后的时光在这里小聚,拉拉家常、下下象棋、打打扑克,而我们更多是玩。如今,这里没有了以往的生气,小村庄发生了变化,那曾经的景象也无法复原。这里的人也越来越少,而这里的人们也在历史的岁月里走的走了,散的散了。很多很多的东西,也只能成为一种模糊、亲切、熟悉、感伤而又真实的回忆。走了,就让它走吧,散散聚聚、沉沉浮浮,也许这就是人生吧。毕竟我们,还要好好的生活。

    场景五。双井(东井和西井)

    这是我们的禁地,一般大人不让我们来这里。孩时我们不知深浅,如果落入井中,会有生命危险。毕竟水是这里的生命源泉,虽然高度钙化的水曾哺育了我近二十年。西井位于村西,东井位于村东,夏天的井水特别的清凉和甘甜。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陷,在某个历史片段,西井难承重担轰然倒塌,记不清岁月了。毕竟还小,大人们只是淡淡的伤感:“好好的井,说没就没了”后来,在没有自来水之前,吃的就只好都是东井的水。不仅路途比较远,小道也十分曲折,那条小道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