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81章 (第2/3页)
杨峥根据后世的经历,增加更多的趣味性。 青营变成了一个儿童组织,选拔出的优秀孩子,不管什么族群,送往太学深造。 而太学变成一个综合性的大学。 杨峥也加了不少私货,儒学虽然还是主流,但占比却在减少,算术、医学、炼丹、格物的占比在暗中增加。 在这方面皇甫谧和嵇康都是大牛。 张斅、杜宽也颇有著述。 远在西域的冯琦,不知怎么诓骗了一些学者过来,背着厚厚的书袋。 秦国稳定,天竺的僧人也增多了不少。 不过大多聚集在姑臧。 姑臧成了学术、思想之渊薮,东西南北,各种文明在此碰撞。 儒家原本不屑与这些邪门歪道交流,但在杨峥的坚持下,杜宽、张斅带着一批儒士加入其中,与西面的学者展开思想碰撞。 杨峥觉得任何一种文明只要固步自封,就是走向衰落的开始。 即便这时代,华夏文明站在顶峰,也需要睁眼看看别人。 热情最高的是天竺僧人,能从天竺不远万里而来,岂是凡夫俗子? 几乎都是天竺的学者。 到姑臧一年左右就能熟练掌握汉言,能说会写,大批量翻译佛经。 最出名的是竺佛图澄,天竺人,九岁在乌苌国出家,两度到罽宾学法,学成之后游历西域诸国,名震一时,有弟子近千人,在西原备受推崇,号为“神僧”,后从河西走廊入姑臧,与张斅、杜宽、西域学者辩法,名噪一时。 杨峥心中一动,若是佛学昌盛,倒也是一把控制草原和西域的利器。 当然,过犹不及,这玩意儿若是发展的太肆无忌惮,也不是什么好事。 就看怎么管理。 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