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2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 (第3/4页)

山地丘陵一样可以发挥奇效。因此如果独立师的山地部队反装甲能力太差的话,将来难免会吃大亏,虽说历史上抗战期间日本装备的那些坦克和装甲车都是薄皮大馅,即使是高射机枪、甚至是重机枪(使用钢芯弹)都可以轻易打烂它们的装甲,但谁知道胡卫东的穿越会不会引起蝴蝶效应?而且胡卫东心目中的敌人,也不仅仅是日本一家而已……

    再说山地部队也有需要攻坚的时候,那时反装甲武器同样会有奇效。对此迫击炮平射是个办法,但改造后就不可能再改回正常状态了,而且迫击炮弹穿甲能力也不算强,终究只是一种应急的手段。让爆破手使用爆破筒甚至是更加廉价的燃烧瓶,也是一种办法,但伤亡未免太大。至于**装备的37mm战防炮,倒是不重,但口径太小,却几乎和山炮差不多重,胡卫东对其实在是没太大兴趣。

    因此山地部队很明显还需要一种便携式的反装甲武器,而反坦克导弹出现前最优秀的步兵反装甲武器莫过于火箭筒,但以兵工厂现在的能力,暂时还搞不出来,设备缺乏是一方面,主要还是因为兵工厂时常需要搬迁,研发较为复杂的兵器时,效率往往会因反复打断而变得异常低下。因此胡卫东便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比火箭筒结构更简单、生产成本也更低的枪榴弹……

    有胡卫东这位超越时代的天才弹药专家指导,兵工厂研发枪榴弹远比历史上的吴运铎顺利得多。后来兵工厂扩建以后,胡卫东更是在最初的破片杀伤枪榴弹之外,又主持开发出了空心装药的穿甲枪榴弹(包括可以摧毁砖石结构碉堡的重型赛门枪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