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 (第2/4页)
路状况也远不能与欧洲相比,很多地方别说汽车了,连骡马都无法通行,因此别说大口径重炮,就连一向被认为十分轻便的75mm野炮都被胡卫东放弃了,而决定以山炮和迫击炮作为主要的步兵支援火炮,如果日后有机会缴获以轻便著称的日本九二式步兵炮,那自然是更好,总之必须以光靠人力就能携带并且不致严重拖累行军速度为基本要求。 这样配置的话,缺乏压制火炮或许是个问题,但以人民军队擅于游击战与运动战的特点来看,并不是致命的缺陷,何况若真的需要压制敌人火炮,那肯定是大兵团作战了,完全可以要求友军支援,而没必要专门在山地部队里面配备而影响最重要的机动能力。 山地部队重火力不足是必然的,所以轻武器的火力就显得至关重要,在胡卫东的构想中,山地部队的步兵要尽量多装备自动武器,包括冲锋枪、轻重机枪,和将来的突击步枪与通用机枪。抗战时期小鬼子对中**队威胁(尤其是心理上)最大的就是他们的飞机,因此防空一开始就极受胡卫东的重视,主力部队从团一级开始,编制里就必须有专门的防空部队。由于山地部队的特殊性,小口径高射炮、高射机枪和高平两用重机枪就成了山地部队野战防空的主要武器。考虑到山地本身海拔较高而且地形复杂,在部队训练有素的前提下,只要战术得当,防空作战效率还是可以的。 但光是这样的配置,遇到装甲部队、尤其是坦克的时候还是会有些麻烦,毕竟即使是在山地,也未必就不会遇到坦克,历史上后来的朝鲜战争就证明只要运用得当,坦克部队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