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3章:法印 (第5/6页)
语,大体上都已变成了带有日本口音的梵语。但是,这并不影响“忍者”或“隐者”在战斗时施展“真言密咒”。 “玄门道教”的“禁术”由早期“气术”、“符法”派生而来,始见于东汉末,可分为“气禁”与“咒禁”两类,涉及内容五花八门,从行云求雨、驱虫避灾到请鬼送神无所不能,常见“呼风唤雨”、“打雷闪电”、“装神弄鬼”。 《抱朴子》中关于“九字真言”的这篇属于“咒禁”,原文是:谓“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凡九字,常当密祝之,无所不辟”。涉江渡海则祝曰:“卷蓬卷蓬,河伯导前辟蛟龙,万灾消灭天清明”。这里的“祝语”其实就是“咒语”、“法咒”、“密咒”、“密语”、“真言”,只不过需“修真者”来施展。 倭人对此略加修改,就成了后世在“倭国”常见的样子。不过,从“密宗”修士念诵咒语的修习方法来看,它是利用一种特别的音符,震动体内“气脉”,使它发出生命的“潜能”,变为超越惯有现象界中的作用,而进入“神妙领域”,乃至可以启发“神通”与高度的“智慧”。这种“神通”也叫“超自然现象”,“智慧”即“神灵附身”。 在“东密”的三部密法中,如“金刚部”、“胎藏部”、“莲花部”,便各有不同的咒语,使修习者为不同目的而达到不同效果。密宗咒语音密的最大重心是音声与人体气脉的关系,纯粹是一种超越物理的神秘作用。 “意密”是“三密加持”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整个密法修持过程中,“身密”和“语密”都要依靠“意密”才能发挥作用。而“意密”则通过“观想”引发“意识潜能”,并达到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