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立志传_第二百四十七章 科举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七章 科举制 (第4/5页)

形成一股浪潮,彻底冲涤改革了西方各国授官赐爵时任人唯亲、滥用职权的现状。

    一七九一年,法国于第一次大革命期间开始实行官方文职考试。一八零零年,德国也实行文官考试制度。一八三八年,英国伦敦议会确认,中国的科举制是“值得仿效的”。一八七零年,英国枢密院规定,凡进入行政机构工作者都必须经过竞争性考试。一八八三年,美国国会通过行政改革议案,实行文官考试制度……

    尔后,西方各国都步法、德、英、美等国后尘,以中国科举制为蓝本,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通过考试选拔公职官员的制度,并将其运用于其在东方的殖民地,从而使这源于中华的古老文明普及到全世界。

    --------------------

    科举学的产生和发展,源自政治需求的内在需要和人材需要制度改革的外在环境需求。虽然科举制度后来被废止,但科举时代形成的一些观念和做法却仍存活于现实生活中,不论是初考,中、高考、公务员考试等事实上都是科举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发展演变的新形态。

    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宝贵教训,对中华民族的今天和未来都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至于为什么陈祗要先把那九品官人法先丢出来,第一点就是这个社会现在还处于士族社会制度的上升期阶段,而陈祗,若是提前拿出科举制度,虽然会受到那些寒门庶族的热烈欢迎,但是,肯定会受到那些世族门阀的强力打击,这可不是陈祗所希望看到的,但是如今,等它的弊病出现之后,再拿科举制来补充的话,起到了一个拾遗补漏的作用。

    同时,荆州的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