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六六节 刘安的真话 (第4/4页)
该有十五贯。 不过这个时候,皇帝不和刘安挣论这些细账。 “姑丈,这十贯有一个词,就叫剩余价值。工匠们把麻变成布与绳,将一种物品创造成新的物品,增加了价值。这是工匠们创造的,工坊主只是提供了创造这个价值的平台,而后最大的利则在工坊主手中。” 皇帝听完点了点头,刘安讲的很清楚,皇帝学识很高,虽然属于半书呆子的类型,可也听得懂。 “姑丈,这利就是剩余价值。占城那里为什么能得到巨利,可以这么理解,大宋就是工坊主,这占城就是工匠,他们辛苦作工拿着的只是养家糊口的钱,最大的利会流入大宋。为什么会有开元盛世,因为唐够强,天可汗。周边的一切小邦每年供养大唐的财富是天文数字。这是看不见的,却能摸得到!” 现在轮到皇帝捧着杯子发呆了。 皇帝也有自己的思想,他虽然软弱,虽然书生气,可却不笨。 皇帝心里在计算着。 拿胡椒来说,一担胡椒曾经在汴梁城的价格高达八百贯,在占城就算支付了农户的钱,运输的钱,出港的胡椒一担往高了算也不会超过八百文。 那么差价就在之前贩胡椒的那些人手中。 一担胡椒挣了七百九十九贯的利,就算海运辛苦,加到十贯的运费,也挣了百倍的利。 现在胡椒的生意在大宋手上控制着。 利少了,就算一担只有不到几十贯的利,再少也落到了大宋的口袋。不同以前,一文钱也没见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