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六七节 差挺多 (第1/4页)
皇帝很认真的在计算着。 再反过来算。一担丝绸在汴梁最多就是换六百斤带壳的米。 可运到占城,就是接近四千斤米。 这钱又落在大宋的口袋。 皇帝其实想错了,这不是剩余价值,这叫贸易利润与贸易逆差。可皇帝有自己的思想,他认为这就是价值提升,差价落在谁口袋的问题。 皇帝的理论就是,增值部分归谁的问题。 想到这里皇帝问刘安:“依你这么说,若瞿越真的能被打败,那么瞿越人种稻米,他们用三千五百斤稻米换大宋一担丝绸,这算不算瞿越在供养大宋。” 刘安起身,卟通一下就跪了。 皇帝拉起刘安:“说话呢,跪什么?” “姑丈,有件事情我刘安有欺君之罪,有谋逆之罪,但却没有不臣之心。我这么作是有原因的。” “刚才说了,你说什么都不责怪你。” “姑丈,现在不是说,而是我作的。” “也不怪你,你说清为什么,就不怪你。” 刘安脱口就来了:“因为姑丈心太软。” 皇帝真是哭笑不得:“行,这理由先记下,那么说说不心软是怎么回事。” “姑丈,卫浩流放八千里,我安排人制作假象让他遇到海难,假死,然后把人送到阿苏山。” “阿苏山??”皇帝完全不知道阿苏山在何处。 刘安没给皇帝思考或是提问的机会:“姑丈,阿苏山在倭岛,最初的时候是我父遇上风流飘过去的,然后和倭人打了一架吃亏不小。后来杭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