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节 (第3/5页)
再从怀里掏了二十根粗细长短一致的小棍子,“托老夫人的福,除却依靠某家努力与勤劳,便离不开这吃饭的伙计了。” 算筹! 该死! 她怎么能把算筹给忘了! 在算盘没有兴起普及之前,人民群众算数的工具就是算筹!自汉代起,向后一千年都是算筹的天下!甚至有文献记载,祖冲之是用算筹将圆周率计算出来的! 事实证明,牛人用小米加步枪,照样打赢飞机大炮。 在没有鼓珠的基础上,贺显金只好拿出九年义务教育的深厚功力埋头列公式苦算,瞬间找到当年在考场上挥斥方遒的手感。 出人意料,这几册账本不算难。 支出与收入基本固定,由此可见陈家的业务面基本固定,每个月的支出与收入都相差不大,买进桑麻、竹子、石灰粉等原材料的价钱基本一致,卖出的数量和种类也大体相近,工钱没有变过,说明雇佣的人手长期固定,不存在频繁更换的情况。 这样的账是最好算的。 不过,让贺显金惊讶的是,桑皮纸作坊每月纯利竟能达到一百五十两。 当朝流通货币是铜板,一铜板为一文,一千文为一贯钱,一两银子一贯钱,按照陈敷留下的话本子的物价,大概一碗羊rou汤是二十文,贺显金在心里给它的定价是十五元现代货币,那么一贯钱大概就是七百元。 一百五十两银子,就是十万的纯利。 一个月一个作坊,十万纯利。 陈家现如今有四个作坊,城东作坊应当是纯利最高的,拉高扯低估算下来,陈家一个月的纯利收入应当在三十万元左右,年利稳在三百余万元。 300万的年收,陈敷勉强算个民营小富二代吧,属于买得起大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