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章 我家老三写的 (第3/4页)
多天真妄想之处。 “臣斗胆,敢问陛下,这是何人的奏折?”刘三吾先开口道。 给他们折子的时候,朱元璋刻意撕去了有朱允熥名字那一页,此时笑道,“你们别管谁的,说说!” 刘三吾略微沉吟一下,“臣以为,此折所说实为大谬,驿站乃朝廷所立,用于传递军国大事,怎能对百姓开放!一旦开放,官民不分,容易酿出事端!” 这倒不是无的放矢,驿站用于传递公文,接待官员。要是开放给百姓用来传递信件物品等,万一弄错了公文,耽误国家大事,得不偿失。 “户部,你说说!”朱元璋在奏折后继续开口。 “臣倒是以为,这奏折有几处可取之处!”户部尚书傅友文笑道。 “哦?说说,哪里可取?”朱元璋又笑道。 傅友文再次看看奏折,开口道,”其中有一段白话文,臣以为可取。”说着,念了起来,“国家供养驿站车马人员,还要负责房屋修缮,给过往官员提供伙食,若是有人用还好。可很多驿站空在那里,白白耗费国家钱粮!” “如果开放给民间百姓,可收取一定费用,如此一来驿站不但不用国家花钱贴补,反而会有结余!” “你是说,开放给民间用,能给朝廷带来收入?”朱元璋又问道。 “开放的话,一定是的!”傅友文说道,“户部每年都要拿出大笔钱财供给各地驿站,如果驿站能自给自足,朝廷就省了一大笔钱。以去年为例,洪武二十四年,光是给长江以南的驿站,就高达纹银一百六十八万两,盐茶等物不算......” “而且地方官吏层层克扣,真正到驿站手里的反而没多少是不是?” 朱元璋轻飘飘一句话,众人冷汗顿时下来了。 有官的地方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