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804 棒球理论 (第1/4页)
巴菲特最后补充这一点是所有投资者的惯性病,市场看的太重,已经偏离了自己心里的价值标准。 当初杨明华和巴菲特在纽约见面的时候,巴菲特也向他提到这个问题。 准确的说,每一个见过巴菲特的人,都从他的嘴里听到过这一条重要的理论。 不是巴菲特脑子里面没有其他东西了,而是这一条投资思维最容易迷惑人,很多投资者死在了这个坑里,没有翻过身,甚至有的三番五次的往坑里跳。 现场的所有嘉宾相互讨论了起来,感同身受。 苏伟也点了点头,承认巴菲特的理论。 接着巴菲特主动偏头看向了苏伟,好像在示意,你有什么要说的或者在他的理论上有什么补充的? 众人的视野回到舞台上,随着巴菲特的眼睛一致看向苏伟。 苏伟拿起话筒微笑着说:“巴菲特先生提到的自我价值判断是每一位投资者应该准确认识的。 我给大家做个比喻。 一个长期导向型的投资者就好比击球手,比赛中没有出现好球,也没有出现坏球的时候,击球手可以对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击球机会无动于衷,其中不乏别人看到很可能就会挥棒的机会。 价投者就是比赛的学习者,不论击中与否,他们都从每一次挥棒中学习经验。 他们不会受别人的表现影响,只关注自己的成绩如何。他们有无尽的耐心,愿意等,直到一次绝佳的击球机会出现在他们面前一个被低估了的投资机会。 价投者不会投资那些他们没有十分把握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