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_第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节 (第2/6页)



    不过,这个时代由于没有化肥,因此生产出的大米与后世的大米是没有可比性的。

    但即便如此,朱高煦却还是听得杨展絮叨道:

    “眼下太平,家家户户都有田地,两宋和前元的占城稻都没人吃了,都改吃白粮了。”

    “白粮?”朱高煦顿了顿,而杨展见朱高煦疑惑,也顺着解释道:

    “两宋时人比地多,因此只能种占城稻吃,但占城稻难吃,只能果腹,因此是穷苦人吃的。”

    “直到陛下开创大明,分发荒地,地才比人多。”

    “这地多了,人们就对吃的有了要求,自然不愿意吃占城稻,而是吃这一季的大禾白米。”

    “只是这大禾白米仅我们江南、湖广种,因此流出甚广。”

    听着杨展的话,朱高煦倒是没想到,大明朝的百姓还能吃白米这种精粮。

    不过仔细想来也很正常,明初耕地三亿余亩,种出的粮食总得有人消费,况且由于元末战乱,土地抛荒严重,因此大量耕地尚未能开垦。

    在朱高煦的记忆里,他上历史课的时候也学到过。

    明代二百余年中,除了边疆省份,其它大部分地方基本都是承平已久,没有太大的战事和战乱,一直到万历二十年以前,大部分地方都是能吃饱饭的。不仅是明代,自唐代开始,白粮就已经走入平民家中了,只是安史之乱打乱了这一进程罢了。

    回过神来,朱高煦看向了一旁二人买回的蔬果。

    竹篮中,白菜、茄子、鸡蛋、菠菜、江鱼等物不少,还有一块鲜活的rou和几斤青枣。

    “这是什么rou?”

    朱高煦把那rou拎起来询问,杨展和王瑄也倒好了米,回头应答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