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06 (第3/4页)
此。” 那圣旨合上,如愿送到宝亲王手里。 这则圣旨当然不是古扉自愿拟的,就像二皇兄不争皇位一样,都是被逼的,安排好的,迫于无奈。 第二则圣旨很快下来,无非是感谢丞相理政多年,劳苦功高等等,不忘提了一嘴文武百官,每个人都有夸到。 最后一则尊封太后为太皇太后,追封贤贵妃为母后皇太后。 之所以加个‘追’字,是因为母后皇太后是皇后,嫡母才能尊封的。 贤贵妃是庶,要先追封她为皇后,才能尊封母后皇太后。 规矩不能乱。 方才贤贵妃送的那碗粥就是提醒他,可别出了茬子,他们每个人的付出都有了回报,皆大欢喜,唯一没什么感觉的大概是古扉了。 因为他就像个牵线木偶似的,任由旁人摆布,没有一丝一毫反抗的能力。 无论是娆玉,还是宝亲王,亦或是丞相,他们都没有威胁他,但是有些东西是无形的,它不需要说出来,能感觉的到,像一道道枷锁一样,他亲自给自己上的。 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摄政王统领十万大军,他还是先帝的耳目,掌监察之职,太后又是一座大山。 古扉算了一下,太皇太后和摄政王是一伙的,太皇太后是摄政王和先皇的生母,还是嫡。 太后和丞相是一伙的,丞相管百官,除监察直属皇上以外,基本上他都能插一脚。 或许有其他中立的臣子,或是一些选择不战队的,但是那些声音淹没在其它强有力的声音里,几乎听不到。 今天他封摄政王的时候没有人有异议,夸丞相的时候亦是如此,说错了父皇的谥号,也没人吭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