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_分卷阅读47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74 (第3/4页)

二)

    殿试考的是策问,一般会有四道题目,顾诚玉看向了第一题,是。

    第二题是,第三题和最后一题是关于“筹集军饷”和“河防方略”。

    殿试考策问不仅仅要有见识,而且还要有胆量,既要直抒己见,又要针砭时弊,势必得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才行。且熟读经史,引经据典必不可少。

    顾诚玉看完试题,低头沉思。殿试只有一天,日落就得交卷,时间紧迫,他也不敢托大,得抓紧了时间写。

    将草稿纸铺开,顾诚玉用毛笔蘸饱了墨汁,这才开始书写。他刚才已经构思了一个大致的框架,先将其写下,而后再润色一番即可。

    提笔写下,“臣对:

    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实心,而后可以淬励百工......”

    四周静悄悄,只有礼部的官员在一旁走动监督,贡生们不是在冥思苦想,就是在奋笔疾书。顾诚玉做第一题就花了约一个时辰,洋洋洒洒写了二千字左右。

    顾诚玉答完一题,没有立刻撰抄,而是马不停蹄地做下一道。

    让顾诚玉想到了,孙子认为应把握大方向。

    第一,“修道保法”,说的是修明政治,确保法制,才能掌握战争胜败的主动权,从而达到“安国全军”的战略目标。

    第二则是“富民”、“固国”。当然,顾诚玉不可能就这么照搬全抄,还得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建议,并指出大衍朝实行安国全军中的种种弊端。

    考生对于实事和政策必须一清二楚,否则殿试策问时,根本无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