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 安禄山赔罪 (第1/4页)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华清宫,少阳殿的暖阁中,一身淡青色纱裙的杨玉环手拿一张白绢,慵懒地躺在李瑁的怀中,专注地看着绢上的诗句。 杨玉环百无聊赖地摆弄着李瑁腰间的玉佩,轻笑着问道:“诗是好诗,却不知诗中所言的国色指的又是谁人?” 李瑁从手边的桌案上拿过一块果干,塞进杨玉环的樱桃小嘴中,柔声道:“长安内外,除了我家娘子还有谁堪称国色?” 不料杨玉环却嘟着嘴道:“你不说清楚,谁知道你说的牡丹国色是谁?兴许是那公孙含光呢?” 杨玉环这么一说,李瑁顿时面露赧色,故作镇定地问道:“娘子所言何意,为夫怎的听不懂?” 杨玉环转过身去,轻轻掐了下李瑁腰间的软rou,佯怒道:“秋郎莫不以为我是瞎子,你在路上与她眉来眼去的我可都看在眼里了,难道这点东西我都猜不出来吗?” 李瑁听着杨玉环这么一说,心里突然一虚,女人,尤其是杨玉环这样聪明又漂亮的女人,对于男人的一举一动总是有如此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只不过稍稍一点苗头,便叫她看了出来。 既然杨玉环已经看了出来,李瑁也不是只会一味逃避的人。 李瑁红着脸道:“娘子神目如电,观察入微,有唐一代怕是只有武周朝梁国公狄怀英可以娘子媲美了。但娘子明鉴,我与她并无肌肤之亲,只是兴趣相投罢了。” 李瑁说完,杨玉环原本脸上的嬉笑一下子收了起来,也不追着李瑁吵闹,也不说要离家出走,反倒安安静静地躺伏在李瑁的怀里,一声不吭。 李瑁此时倒是巴不得她大闹一通,自己好生哄一哄,兴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