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章 潼关战起 (第1/4页)
天宝十年,整个大唐上下动荡不安。 先是安禄山起兵,而后叛军攻陷洛阳,兵临潼关,再到李瑁抗旨南下,提兵北上平叛,再到中原大捷,李瑁洛阳辅政,最后李隆基身死,太子李亨登基。 这一年可谓多事之秋,不过这一年的事情再多么繁杂,天宝十年也终于度了过去。 随着元日的到来,新年终至,这一年擅自登基的李亨称之为至德元年,而洛阳的李瑁却称之为靖难元年,以表自己靖难的决心。 靖难元年初,元日方过,中原之地渐暖回春,积雪消融,中原与关中之间的通路再无阻拦,一场觉得大唐皇位归属的内战,终于自洛阳敲响第一声战鼓。 靖难元年,一月十六日,靖王李瑁以天下兵马大帅令,传诏天下各路各州节度、都督,至洛阳觐见,共商靖难勤王之事。 李瑁之令一出,天下各州部为之震动,纷纷响应,剑南、河西、朔方、淮南、江南、山南、山东诸道军务首官纷纷入东都觐见,大唐大半都随之附和。 一番商议后,李瑁当即下令,着河西节度使安思顺统军三万,过陇右,攻萧关;着新任剑南节度使、卫国公崔乾佑统军五万,取道子午谷,攻大散关;着新任山南节度使、蓟国公李光弼统军六万,屯兵上洛,攻武关;最后李瑁亲自率军十五万,以河南节度使、岐国公马为副帅,过阌乡,攻潼关。 一时间,大唐各处三十余万大军随之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