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空袭松山机场七 (第1/4页)
此时,已经组装完毕的20架德国He-112双翼战机,6架Bf-109b单翼战机,6架意大利卡普罗尼·维佐拉F-4系列战斗机。 整齐的摆放在机场跑道尽头的停机坪上面。 那一架架银色的鹰隼,列阵集中在一起,在阳光下面反射着让人心悸的明光,极具视觉冲击力。 在停机坪后面的六个巨大机库里面,技术工正在忙碌的组装新到的德国容克-52轰炸机。 战机周边散落着打开的木箱,露出里面各种簇新的战机部件。 而在机库外面,更是成堆的码放着大大小小未拆封的木箱。 按照大本营的命令,修配厂的技术工们,必须用最快的时间把这批15架轰炸机组装完毕,交付给前段时间损失惨重的南京陆航第3飞行团。 在机库的南边,三排巨大的储油罐排列方阵的边沿,往来着数十辆白色的油罐车,正在把从美国运送到淡水河码头的航空燃油,输送进油罐里面储存。 为了支持海航第1联合航空队对中国内陆的打击,以及下一步帝国舰群对两广沿海,甚至更南方东南亚一带的攻占。 日军军部特意在松山机场大量的储存了,足够这个基地的航空兵团使用3年的燃油。 自从1895年,清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经过了34年东洋殖民奴化,新生代的日军士兵,早已把台湾岛当做东洋理所当然的占有领土。 因为松山机场与大陆之间有着300里的海峡相隔,距中国空军的汉口,南昌等重要空军基地更有千里之遥(台湾到南昌700千米,到汉口930千米)。 对于汉口和南昌的中国飞机,会进行这种不可思议的千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