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8 (第3/4页)
有变,他被柳阁老一党压制,他自然要重新谋划。在这波诡云谲的朝堂之上,高风亮节只会让人一败涂地。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沈墨深知此道理。 自吴尚书着手查此事后,沈墨便暗中让人向吴尚书透露柳阁老收受贿赂的蛛丝马迹,吴尚书顺着这些蛛丝马迹,找到了部分证据,吴尚书终究急切了些,证据没找全便上书弹劾柳阁老贪污受贿,柳阁老能坐上首辅这位置自然不是平平之辈,吴尚书上书后,柳阁老紧接着上书为自己辩驳,言吴尚书乃是栽赃陷害。 两方争得大有你死我活的架势。 从议礼到弹劾贪污受贿,沈墨一直隔岸观火,不露声色。 在此期间,沈墨主持编纂的已经完成,崇文帝看过之后十分满意,对沈墨赞誉有加,又特赐其银章一枚。银章即银制官印,本朝官员大多用铜章,能用银章的少之又少,内阁七人,得银章的不过首辅柳阁老,以及另两名学士,吴尚书亦有一枚。 崇文帝此举足以证明沈墨恩宠未衰。但在这种时刻特赐他银章,沈墨揣测崇文帝还有另一目的,即告诫吴尚书与柳阁老两方不要闹得太过分。 是恩是罚,不过天子一句话的事。 崇文帝大概是被他们闹心烦了。 不论如何,这对于沈墨而言,并不是件好事。他本欲先韬光养晦,静待一些时日,崇文帝这一举却再一次将他推向风口浪尖,柳阁老大概会更加盯紧他的一举一动。 这朝堂之事本就变化莫测,沈墨也只能相机行事。 这一日,沈墨在院中当值,林立来禀,京兆府尹求见,沈墨略一思索,想着大概是因为秦氏之事,便让人将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