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愿的极夜与永昼_分卷阅读3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7 (第4/4页)

不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因为张掖休很早就模拟形成了一组严苛的考核机制,三轮笔试,两轮面试,层层筛选。最后入围才能参与支教,这使得这个民间组织的支教团队质量良好,在当年才创办到第三期,就深受各地方政府熟知并欢迎。

    岑愿大一误打误撞报了名,过了审,进入队里当了教学副队。支教报名筛选提前一年,而正式准备工作几乎提前半年就开始,学期结束分为两批先后开展支教任务。

    结果当时学期都快结束时,岑愿接到张掖休的电话,通知他说直接把他提拔到队长。

    岑愿和他虽然邻校,却并无私交,甚至没见过面,在□□群里也没说几句话。可他们支队的队长却临时弃权不参加支教。张掖一向休亲力亲为,就私下在队里多方打听,发现大家不约而同地认同岑愿的能力,就做了决定。

    岑愿临危受命,倒是不徐不疾地应了。

    然后张掖休交代他:“对了,你刚接手,有什么不明白的尽管打我电话,课业比较忙的话辛苦了。”

    “恩,知道了,谢谢。不过我学习不忙,应该还好。”

    “你们那变态学校,大三大四简直是竞争地狱啊。”

    “……我大一。”

    “……什么?!”

    张掖休自己定的几个原则之一,就是队长只招大三及以上。虽然是个不成文的规定,也颇有些不公平,但是为了这个劳什子组织能有条不紊地运作,他老人家cao碎了心。

    现在心更碎了。

    可是自己说出来的话,不可能转眼就收,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换队长,还不利于军心稳定。

    于是那年就真的由岑愿破格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