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3 (第3/4页)
蟹的城市,凌市长的用心并未失了偏颇。” 姜涛也道:“海润和应州一直是咱们的一块心病,海润现在靠旅游立市,应州如果能靠运输起家,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出路。” 听了两位的建言,卫总理的面色柔和了几分。不得不说,凌未的话在某些方面已经说服了他,不管怎么样,凌未的立意是应州的发展,或许方法有些激进,但是如果只在应州一地的话,靠中央的扶持,能赢得一线生机也未可知。 “应州港你打算怎么解决?” “我想到港城去寻找投资。” “港城?”卫总理沉吟了下,道:“有把握吗?” “三分吧。”凌未据实以告。据周惜暮透露的消息,港城的商界人士对于在应州投资港口的事很感兴趣,据说船王唐氏家族的副总唐家远已经属意参加应州的招商推介会。 不过事情不到签字盖章的那一刻,谁也不敢打包票这事情就能成。所以凌未老老实实向卫总理汇报了现在的情况。 “你倒是实在。”卫总理轻笑着摇了摇头,道:“港口的股份构成是怎样的?” “初步预计外资占股百分之四十九,应州港集团占股百分之五十一,国有公司控股过半是不容商榷的底线。” 卫总理点了点头,道:“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是,我们会努力。” 约定的会谈时间已经到了,张侨进来望了一眼,卫总理摆了摆手。 凌未不明所以,卫总理道:“凌未同志,你介绍的情况我已经了解了,不讳言你在应州搞民间集资修路是开了修建高速公路的先河,这一点不只南平有反对的声音,反映到我这里的材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