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章 磨刀霍霍 (第3/9页)
控制华夏这边的汉语文化制品的进入,为此甚至不惜大力引入英语文化。 可是说到底,华人华侨在当地扎根已经数百年,对经济的掌控能力,不是谁说控制就能一下子控制住的,而汉语文化对当地土著居民的渗透,也不是说扭头就能直接转开的。 所以,至少是在当下,东南亚地区仍是汉语文化制品的后花园——一如另外那个时空六七十年代的港台文化之于东南亚各国。 只是很可惜,国内除了少数几家大型唱片公司在当地设有分公司,甚至像索尼和信达,还直接有或独资或与当地人合资的发行公司之外,绝大多数的中小型唱片公司,都还不具备把发行网络铺过去的实力,所以,只能纷纷在当地选择发行代理,或者干脆直接授权销售。 总之,大头都被当地的公司给赚了,而国内这边顶天了只能分上小小的一点蛋糕。 事实上,并不是大家不想自己去做,只是要么囿于资金投入太大,要么受困于发行牌照的严格限制,要么干脆就是自身规模太小、能拿得出手的歌手和专辑本身的畅销程度有限,就算是过去开了发行公司,一年就卖几张专辑、都不够开工资的…… 总之,各有各的难处,所以才导致至少是在唱片发行这一块儿上,尽管国内的唱片每有杰作必然席卷东南亚市场,但国内却很少有公司能真正从那边挣到什么钱。m.zwWX.ORg 这反面,反倒是国内的电影行业,远远地走在了唱片行业的前头。 李谦曾经听郁伯俊聊起过这个话题,据他说,东南亚那边各国的大院线,有很多都是当地华人控制的,跟国内这边的制片公司、电影公司、发行公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