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 廖辽的聪明 (第3/8页)
打流行,来拉升销量,几首民谣、几首摇滚,来收拢小众歌迷的心,并且提升整张专辑的厚度和质感。 当然,有一点考虑,是李谦自己都还在犹豫的。 那就是,到底要不要把廖辽往另外一个时空的蔡琴那个路子上推。 要推,不是不行。廖辽有那个功底、有那个实力,李谦也有那个资源,如果要往试音天碟那个路子走,可以说,完全没问题。 但是,那样一来就肯定要加重民谣类作品在她新专辑里的份量,这样一来,就会让整张专辑的流行感显得有些略略不足,而流行感不足的话,第一会影响到的,肯定就是销量——现实就是这样,曲高和寡这个话,并不是说着玩的。 同样是廖辽在唱,她是唱那种一出来就会风靡大街小巷的流行歌,还是唱更具质感、更具厚度,同时也更加温暖,但是却并不太容易第一时间就赢得绝大部分普通歌迷的心的民谣,那反应到销量上,对于廖辽来说,估计会是上百万、甚至几百万那个量级上的差距。 而考虑到工作室刚刚成立,虽说还有一个何润卿,但必须要转型的她,新专辑其实比廖辽要危险的多,所以,能给工作室撑住架子、扛起大旗的,目前来说只有廖辽。再考虑到目前工作室并没有自己的发行系统,所以本身制作专辑的利润就会受到相当大的盘剥,所以,在这个关口制作一张偏民谣风的专辑的话,对工作室来说,风险就会更大。 但是,专辑是廖辽的专辑,路子是廖辽的路子,不管有什么风险,李谦既然考虑到了,就必须要提出来,具体怎么选择,这个权力是必须要留给廖辽的。 李谦不愿、也不屑于去为了商业上的考量而硬生生扭着廖辽去唱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