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5 (第4/4页)
担的起的。而寒门想出贵子在教育资源贫瘠的情况下更是难上加难。渐渐地这些年,能考上的所谓寒门实际上都是家有余财的,真正一贫如洗的根本一点机会都没有,两级分化严重。 所以,本朝的教育资源渐渐地被大族所垄断,普通百姓难有出头之日。 而这种情况,在永泰帝上位的时候更加严重。 在慕容昭没有出生之前,永泰帝在礼法上就是皇位第一继承人,但是,慕容昭出生后,立嫡立长,永泰帝的位置就不稳了,直到今天,还有人说他得位不正。 这种情况下,如果是个硬气的皇帝,自然能压下这样的声音,偏偏永泰帝性格对外也比较软弱。于是,他选择了讨好大臣。 怎么办呢?提高大臣的待遇,禄米薪俸不断提高,同时增加科举录取的人数,为自己求一个好名声。民间的声音大多来自这些士人,永泰帝安抚了他们,自然就能得到一个好名声。 这番举动确实有效果,说他不是的人少了。但是,造成的后果其实是很严重的。 一来,官员数量变多,造成大量亢余,朝廷的负担变重,同时办事效率反而变低了。二来,帝王的威信也降低了,朝堂上的官员沆瀣一气,把持着科举,考中的人要么加入他们,要么被打压一辈子不得出头,导致朝堂上也一片混乱。 朝堂混乱了,反应到下面就是官员的办事不力,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 而且,朝堂上文武之争越发严重,并且武官明显落在下风,导致对外交往的风格显得格外软弱。 总而言之,在盛月薇的记忆中,朝廷到后面越发一团乱,慕容赢接手这个烂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