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战国做皇帝_第二百三十八章明君强臣论上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八章明君强臣论上党 (第3/6页)

 河谷平原的北部是属于赵国的晋阳,中部南部便是魏韩两国的河东、河内之地。越过河谷平原,便是又一道南北绵延千里的天险——太行山。太行之名,古已有之。山海经。北次三经云:“北次三经之首,曰太行之山。其首曰归山。”后世博物志。山云:“按太行山而北去,不知山所限极处,亦如东海不知所穷尽也。”

    在古人口中,这太行山又叫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却是大大有名。这道绵延大山与吕梁山一样,也是东北——西南走向,东北起于赵国代地的拒马河谷,西南至于魏国河内的大河北岸,也同样是绵延千里。吕梁山与太行山夹持的汾水河谷平原,还有太行山以东直抵大河入海处的千万里广袤土地,春秋时期都是天下第一大诸侯——晋国之领土。

    魏赵韩三家分晋,东周的天下便进入了战国时代。战国分野:太行山以东以北为赵国,吕梁山南端、太行山中段及南端并大河南岸平原,为魏韩两国。也就是说,秦国要向东进入赵国,这太行山便是最后一道天险。太行山之为天险,在于它不仅仅是一道孤零零山脉。太古混沌之时,这太行山南北连绵拔地崛起,便轰隆隆顺势带起了一道东西横亘百余里的广袤山塬。

    于是,太行山就成了南北千里、东西百余里甚至数百里的一道苍莽高地。

    更有甚者,这道绵延千里的险峻山塬,仅有东西出口八个,均而论之,每百余里一个通道而已。所谓出口,便是东西横贯的峡谷,古人叫做“陉”这八道出入口,便是赫赫大名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