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8 (第2/4页)
垂被guntang的唇舌含住,登时脑中嗡的一响,再发不出一声…… 身边有人陪伴,谢霖这一觉便睡得十分香甜,一睁眼已然天色将明,着急忙慌地穿戴好了出门去。 谢苇洗漱后也出了门,直奔宣化门,出了城再走小半个时辰,便到了妫水码头。 熙朝初建时,这妫水河面虽宽,河床却并不十分深,不过能行些小舟,待到至圣年间,国库渐丰,这才着手征召民夫,举三十年之功,先后历经两代皇帝,疏通河道,掘成一条深渠,与运河相连,直通苏浙数州,自此江南银粮等物方能直抵京师,再无骡马转运之苦,借此之便,南来北往商船无数,这妫水码头也由此成了平京城外头一等热闹之地,行脚苦力,往来游商,入京官吏,悉汇于此,熙熙攘攘,人声鼎沸。 谢苇今日来得巧,正逢今秋漕粮入京,百余艘粮船将一条妫水填得满满当当,不止往日便在码头扛活的苦力,便是附近村中农闲下来的壮汉,亦来此地挣这一包粮食五文的卸粮钱。 码头上自有专管卸粮的粮官,于空地上支了张桌子,谢苇混在人群中,去那粮官桌前录了名字,便去船上扛粮包。寻常人一次只扛得一包,谢苇掂一掂份量,见一包粮食不过百斤,径直让人放了两包在背上,依旧健步如飞,直看得旁人咋舌。待运到粮库,自有计数的小吏在他名下一笔一划凑个「正」字。 待到下半晌,谢苇看日头不早,便早早回家生火做饭,等着谢霖回来吃喝,到了翌日,依旧去码头卖力。连着两日,赚得足有八百余文,这才不再去了,拿钱买了二十根上好牛油蜡烛,又买了套便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