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通书解说》 (第2/6页)
内外剔透,直而不曲……,能有这等表现,已经是中上之资,假以时日,必能成就一代大儒,鸿儒!” 直到此时,朱师才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抹赞许的神色。 从气息来看,厢房中的那名学子显然资质极佳,而且念头中没有一丁点黑气,相比起其他的学子,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这等人物,未来必定可以名扬四海。 而此时,朱师目光所及,整座文庙之中,像这样灵气迸发,笔直如柱,内外晶莹的白色光柱,足有十一二道之多。 显然,这一批的文庙学子,也有不少资质极佳的天才。 不过仅仅只是一瞬,朱师便收回目光,深深皱起了眉头。 夫子见状心中一跳,赶忙上前道: “怎么了,朱师?” “三四尺?只有到这种程度吗?” 朱师一脸思索道,眉头皱的更深了。 整个文庙,他都已经快逛完,但是目光所及,这些学生悟性最高也不过三四尺。 “仅仅是大儒,鸿儒的修为,可远远不够啊!” 朱师神色凝重,透出一丝忧虑。 这批文庙学生确实有些不俗之辈,但整体的水平却令人堪忧啊,鸿儒级别潜力的大约十几个人,至于宗师往上,一个没有。 然而儒道想要兴盛,力压其他诸家,至少都需要宗师以上的资质和潜力。 儒道从孔圣先师之后,虽然人数、范围和影响都大幅度的增长,但其实已是江河日下,后继乏力,一代不如一代。 孔圣之后,诸子浮现,已经是落了下乘;再往后,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