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章 古商道巨贾聚财 徐半城威名远播 (第2/11页)
车队。徐厚禄通过铁路把从内地采买的东西快速地运到张垣市,同时也通过铁路把他从蒙古交换回来的牲畜和皮毛、药材,迅速地转卖到内地。京张铁路的加持,为徐家往返在张库大道上的商队插上了翅膀,商品和资金的快速周转,为徐家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过了三四年的时间,徐厚禄的事业达到巅峰,用车队为他拉回的巨额财富,在中都县城购置了大量土地和商铺,在县城周围的农牧地区,每当衙门放地,他都购置田产牧场。在最鼎盛的时候,县城近一半的产业都是徐家的,徐厚禄被人称作徐半城。 一九一八年的时候,大清帝国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民国政府接掌政权已经数年,我国的第一条国有公路----张库公路建成了,这条公路就建在原有的张库大道上,它的建成,逐渐把骆驼队和老倌车队给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汽车队。那些小的商队没有实力来购置汽车,没有几年的功夫就都退出了历史舞台。徐厚禄是一个有眼光有实力的大玩家,他看到骆驼队和老倌车队的日益衰落,也开始动起了购置汽车的念头,无奈当时汽车全部需要进口,一来价格不菲,二来货源紧缺。大部分的货车都被衙门和买办垄断,只有像晋商那样大的商帮才有购买门路。徐厚禄数次打点关系后,花一万块现大洋从买办手里预定了五辆货车,当货车从外国的货轮上开下来,送到徐厚禄手里的时候,已经是一年后了。购置了汽车的徐厚禄在这商路上也不是一帆风顺。开始时花大价钱请了外国的师傅来培训自己的司机学习开车技术,经过很长时间的学习,培养的司机终于能上路了,可是后来在行驶过程中车辆出现的故障,自己根本无法排除,本地也没有能维修的地方,想修就必须让火车给拉到北京。无奈之下,只能当成废铁停在院子里。眼瞅着自家的生意日渐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