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0节 (第3/7页)
战舰送补给,利索地穿梭在战舰和枪林弹雨中。 正当奥斯曼海军以为他们诱敌之计成功时,北方缅甸方向杀出一支大清海军,跟马六甲海峡方向的大清海军形成犄角之势,打得奥斯曼海军节节败退。 奥斯曼海军船多势众,短暂乱了阵脚后,很快调整好队形,大清两个方向的海军迅速打完船上的炮弹后,立刻退回马六甲海峡保存己方力量。 奥斯曼海军跟大清海军,在马六甲海峡北部湾,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拉锯战。 正在这时,大清东南方向燃起了战火,沙俄海军跟倭寇混编成列,兵分两路,一路向北攻击海参崴,一路向东进攻东南沿海。 东南沿海的大清海军根本不出港口,沿海各处高地架满了火炮,只要敢敌船敢冲过来,来一艘打一艘。 通州府、太仓州、松江府、宁波府、台州府等沿海岛屿上的大清百姓全部退回岸上,太平炮如同年三十的鞭炮一样响个不停,弹药运送不及,百姓人自发组成队伍给顶在前线的士兵运送弹药。 海参崴又不一样,海参崴的火车站、船厂离海岸线太近,为了护住海参崴的火车和船厂,以及码头附近的百姓,勇亲王领兵开着战舰冲进大海,一列海军阻击沿库页岛东北方向下来的沙俄敌舰,一列向东开近倭寇老巢,打击倭寇的军舰和港口。 大清准备多年,火炮管够,海面上命中率低,但是打倭寇沿海的港口、建筑,固定位置一打一个准儿。 这场大战排练了不知道多少回了,战舰后跟着补给船,打完炮弹的战舰交叉前进后退,负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