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羯匈火拼 (第6/20页)
蒲津关也承载着很多美好的文学记忆。唐玄宗曾有诗句云“地险关逾壮”,指的就是蒲津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著名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鹳雀楼,就在蒲津关的西边。《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普救寺,也与蒲津关相邻。 石虎大军若攻克蒲坂关,则可渡过黄河,兵锋直指长安的门户--潼关。 告急文书如雪片般一封封飞到长安。 刘曜正在为上次的莫名奇妙的退兵懊悔不已,这次听石虎又来进犯,情绪立即变得不稳定,暴怒之下率军从长安出,渡过黄河,救援蒲坂关。 在刘曜手下当兵,得随时准备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目的地?谁知道。 石虎得知刘曜率军来救,撤下对蒲坂关的包围,率军来堵截,两军在高侯(山西闻喜县)遭遇。列阵完毕后,两军主帅石虎、刘曜先是阵前互相骂对方的八辈祖宗,情绪酝酿够了,小弟们再冲上来互殴。双方实力相当,一时打得难解难分。 从此仗可以看出,石虎与刘曜的军事水平均堪忧。二人虽勇,可基本都是不动脑子的蛮干,毫无技术含量可言。 拿石虎来说,一直都没活学活用毛爷爷军事思想的精髓,即在解放战争中屡试不爽的“围点打援”策略。你围住了蒲坂关,对方来援军,你派人阻击援军也就罢了,干嘛把蒲坂关的围给撤了? 果不其然,两军厮杀正酣时,石家军背后突然尘土飞扬、铁蹄声四起,原来是蒲坂关守将刘述率军从关内冲出杀了过来。腹背受敌,石虎顿时溃不成军,扔下辎重向朝歌(今河南淇县)逃去。 有人肯定说我批评石虎同志过了,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