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五章 得与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得与失 (第3/9页)

一个叫李方的朋友家里。

    王镇恶对李方的收留很感激:如果有朝一日发达,一定厚报。

    李方:你是丞相的孙子,德才出众,何愁不富贵。到时候能聘我为本县(渑池)的县令就足够了。

    李方要求不高不低,此梦想后来也在王镇恶身上实现了。几顿饭换来一个正处级实职,堪称最佳投资。

    王镇恶后与叔父王曜一起归顺东晋,客居在荆州。409年,刘裕北伐南燕,攻打广固城时,有人向刘裕推荐了王镇恶,当时王镇恶36岁,是天门郡临澧县(林伯渠、丁玲老家)县令,正处级干部。

    刘裕召见王镇恶,与其交谈后,印象颇深(所谓将门有将),留在身边使用(青州治中从事史,行参中军太尉军事,署前部贼曹),随刘裕平南燕,立有战功。

    前文讲过,孙恩道教起义军的首领卢循,乘刘裕北伐南燕之时,率军进攻建康。北府名将刘牢之的外甥何无忌战死,朝野震动。

    北府军当时三大主力,刘裕、何无忌、刘毅,刘裕北伐,何无忌战死,抗击卢循的重任落在了刘毅的肩上。结果,刘毅也大败。

    等刘裕回师击败卢循,威信则日渐隆盛,官至太尉,即主持军委工作的常务副主席。王镇恶也立有战功,有了爵位--封博陆县五等子。

    而刘毅,在朝廷的威信大降,在刘裕的光环下,刘毅会做如何选择?

    甘居刘裕之下保持一定的富贵?还是与刘裕一争东晋一哥的地位?

    性格决定选择,继而决定命运。

    刘毅每次读史书,读到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故事时,总是感慨不可能。

    刘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