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52:父子之间的辩驳 (第3/7页)
有长城和那片山脉作为屏障,中原国家就是周围牧族的活靶子,一旦到了青黄不接的年景,他们就会像饿极了的野狼。 一旦开战就是短兵相接,敌军但凡能击破任何一条中原防线,就能直接突袭大宋内部,再想抵御可就难了。 但若是有黄河作为防御,等辽人一路突击到黄河边上就傻眼了,这么宽的河且水流湍急,辽人又大多是骑兵。 怎么办? 你总不能连人带马飞过来吧? 到时候哥只要守住黄河这边,然后把方圆之内船只都给烧了,让你在河对岸干瞪眼。 而等你吭哧吭哧的打造出来船只时。 大宋在岸边早就布下了防线,到时候也只需攻击你的战船就行,这边甚至连短兵相接都不需要,就能轻易地将辽人遏制在黄河北岸。 这也是当初为何有人提议,要将河北路拱手让给辽国。 理由更是奇葩的不行,守不住、不好守、没必要……咱们不是有黄河嘛,而且河北路孤悬河外,经常被辽人袭扰,就算不放弃也没什么大用。 听听,这说的是人话吗? 说什么大宋繁荣,可谁看到这繁荣背后的苟且和怯懦? 这就是支持黄河改道东流的朝臣们的如意算盘,他们只想着如何才能偏安一隅,如何才能保住他们现有的生活和荣华。 至于河北路那边的大宋百姓……等到辽人攻占河北路后,他们只需将这些人全部定义为叛贼,那么一切就都会变得理所应当。 只是他们却不知道,等到百年后的金人渡河时,那是何等的轻松,多年来养成的偷安习惯,让他们以为,只要黄河在,一切就都不是问题。 甚至压根没人关注。 庞世英捏着折扇敲打着桌面,淡淡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